中国没有让步,美国对欧洲开出来的条件,复制到我们身上失败了!经过两天的谈判,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基本结束,而中美达成的共识是美中贸易谈判协议再延长90天。 在谈判之后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,特朗普将是是否延长停战协议的最终决策者。他指出,未来90天内,双方可能会再次进行会议,以进一步商讨中国稀土流通的问题。 稍微理一下就能明白,这次谈判最后就只谈成把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,其他的没有任何消息,大概率是啥都没搞定。显然,美国把对欧洲的那套办法搬来对付中国并没有起效。 看看美国给的条件就知道了,他们想让中国少买俄罗斯、伊朗的石油天然气,多买美国的;还想让我们多进口美国货,少往美国卖东西;甚至逼着中国企业多去美国投资。 这些条件听着就不对劲,欧洲可能为了跟美国搞好关系忍了,比如欧盟答应未来十年买美国7500亿美元能源,但中国可不吃这一套。 就说能源这事儿,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的原油占了四成,这不是随便能换的。现在全球油价忽高忽低,俄罗斯的油不仅价格合适,还能用人民币结算,换成美国的油,不光贵,还得用美元,这不等于给自己找不痛快? 欧洲是没办法,依赖俄罗斯能源太深被拿捏了,中国早就把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,俄罗斯、中东、中亚都有稳定的供应,犯不着看美国脸色。 美国还想让我们多买他们的货、少卖我们自己的产品,这算盘打得可太响了。但现在中国的工厂早就不是只靠美国市场吃饭了,2025年前七个月,对美国出口只占14.8%,反而对东南亚、欧洲卖得越来越多,加起来快占一半了。 美国要是敢加关税,我们的企业大不了把货卖到别的地方去,比如比亚迪在泰国建了工厂,宁德时代在德国开了厂,绕个弯子照样做生意。 欧洲企业可能怕失去美国市场不敢反抗,但中国企业早就把市场铺到全世界了,没那么好拿捏。 美国一施压,中国也有自己的办法。比如稀土,美国造战斗机、核潜艇都得用,中国收紧点出口,他们就得着急。同时我们跟东南亚、东盟国家越走越近,2025年对东盟的贸易占比快到五分之一了,这边少赚美国的钱,那边能补回来。 说到底,中国跟欧洲的情况完全不一样。欧洲很多国家体量小,又得靠美国保护,只能忍气吞声。但中国经济体量摆在这儿,2025年GDP都20万亿美元了,工厂从袜子到芯片啥都能造,14亿人自己就有大市场,实在没必要看美国脸色。 美国还想拿过去对付别人的招儿来套中国,显然没搞明白现在的世界早就变了。谈判桌上的结果已经说明,想让中国单方面让步,根本不可能。